電子商務新經濟為現代化企業(y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線訂單、網絡報價等一些細小的電子商務功能,有時會成為客戶取舍的重要參照。顯然,打通CRM與ERP的定單管理模塊、供應鏈管理模塊、財務管理模塊和客戶服務模塊之間的數據交換通路,能夠為企業(yè)贏得更多商機。
Value America公司的數據同步難題
弗吉尼亞州的一家名為Value America的公司曾經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公司采用SAP的R/3系統(tǒng)作為他們ERP的后臺架構,并安裝了Siebel 99.5作為前端進行銷售、市場推廣和客戶服務的IT平臺。因為安裝時沒有采用標準的Siebel和SAP接口的中間軟件,在系統(tǒng)運行之后發(fā)現了兩個大問題:
一是為了保持兩個系統(tǒng)之間數據(尤其是顧客信息方面的數據)的同步更新,在一個系統(tǒng)數據更新完畢之后,必須人工啟動另外一個系統(tǒng)的數據更新,否則在兩個系統(tǒng)中有關同一個顧客的信息就會有所差異。顯然這讓負責數據庫運行的DBA們不能容忍;
二是反應時間差。比如說“定單狀態(tài)”這個數據在SAP中生成并隨著定單處理的各個步驟而變化,如果數據更新不是同步的話,那SAP中的“定單狀態(tài)”可能已經更改為“完成”,但前端數據庫可以查詢到的卻還是“未批準”。
CRM與ERP數據打通的兩個辦法
假如在CRM設計中就充分考慮到了哪些數據需要不斷和ERP進行同步更新,上述麻煩就會大幅減少。這也是為什么像Siebel這樣的行業(yè)領先的前端辦公軟件開始提供與SAPR/33.1以上版本的ERP進行完全兼容的中間軟件(middle ware)的原因。在這個名為Siebel Enterprise Connector的中間軟件中,ERP與CRM之間的數據打通,可以通過兩個方法來實現:
辦法一:通過中間文件(Intermediate Document IDoc)實現整合
該辦法能夠把SAP中的基本信息輸入到Siebel中,其中IDocs接收器接收從SAP服務器中存儲的關于客戶戶口、聯系人、產品和價格等信息,然后把這些信息存入IDocs界面中,這個界面是Siebel的整合管理(Enterprise Integration Manager,EIM)的一部分,如此的話,這些信息即可完全傳入到Siebel中。這樣的整合不但在CRM最初啟動的時候可以用來進行數據轉化,而且在ERP和CRM的同步運行中還能不斷地把最新調整的產品目錄、價格和折扣等信息輸入到前端軟件中,讓銷售人員可以及時地給出正確的報價。
辦法二:通過BAPI進行的即時數據支持
Siebel運用SAP提供的即時界面,包括BAPI(Business API)和遠程功能呼叫RFC界面(Remote Function Call)組合成即時整合管理器,通過它可以把同一時間在Siebel中生成的定單立即傳輸到SAP中。而如果在SAP中運行SAP BAPI處理器的話,則還能夠完成同期的多個請求的并行處理。
若前端軟件和后端軟件需要進行如此精細的整合,而市場上提供的中間軟件又不能完全滿足需要 ,則以Oracle為代表的ERP提供商們是在它們原有的ERP客戶基礎上努力推動CRM的發(fā)展。
Oracle CRM不同于Siebel,它并不需要另外增設服務器,而是在原有的Oracle ERP服務器上增設一個或多個CRM模塊。如定單號碼這樣的數據,Oracle的CRM可以直接到ERP的定單管理模塊(Order Management)中取得而無需麻煩的轉接或同步更新的程序。對于已經運用了Oracle ERP的客戶而言,這一優(yōu)勢是其他CRM提供商所不具備的。
構架圍繞客戶需求的電子商務新經濟
不管是通過中間軟件,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增設模塊,只要企業(yè)內部的前后端整合可以無縫進行,那么實現電子商務的在線訂單和網絡報價也就容易多了。為什么這樣說呢?其實,這是因為這只相當于原來對銷售人員開放的前端軟件延伸到了網絡上 。而企業(yè)的現存或潛在客戶只要能夠從網絡界面上獲得 產品目錄、單價、折扣率和庫存信息之后,即可決定是否下定單,與銷售人員輸入的定單一樣,這些訂單信息可以立刻傳輸到后臺ERP,經過計算,ERP可以把定單總價、定單號碼和折扣金額等信息再傳回到網絡界面上,從而幫助客戶實現網絡自助訂單和報價。
但是國內大多數提供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IT公司,絕大部分只能提供“電子小冊子式”的宣傳網頁而已,而在談到實現即時互動的雙向電子商務時卻心存顧忌。這不難理解。IT公司多是憑借網絡概念和基礎的html語言、java語言建立的,如果要實現與ERP的聯合的話,那么還要求他們必須了解后臺數據庫的設計和安裝。而每個行業(yè),每個企業(yè)的后臺數據庫都有著自身的復雜性和規(guī)范,雖然能夠把個人網頁做得很漂亮的技術人員,但并不一定可以把一個銀行的所有客戶余額查詢實現網絡化。這也正是許多用戶企業(yè)不能快速實現電子商務的原因之一。
當企業(yè)對電子商務的理解突破了“電子小冊子”,而是針對單個客戶的需求與每一筆定單的完成通過雙向互動電子商務手段,提供更快、更全面和更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的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新經濟”其實是在數據快速交流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一個完全圍繞客戶需求的精細的社會資源交換體系。
上一篇:
如何開啟電子商務的客戶關系管理下一篇:
銀行要邁向客戶導向型企業(yè)應如何深化客戶關系管理?